“我被人騙了,不知道該怎么辦,請你們幫幫我。”一個月前,即將畢業(yè)的大三學生小方,找到學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向值班律師尋求法律幫助。
文中女大學生小方按要求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借款27000余元,結果這些錢直接打入了對方公司賬戶。
小方的遭遇要從去年12月底說起。
“我學的計算機多媒體專業(yè),馬上就畢業(yè)了,學校的課也停了,剩下的時間就是讓我們去實習。”為了找到實習的單位,小方把自己的簡歷上傳到了某求職網站上。
沒幾天,就有公司給小方發(fā)來面試的通知。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后,小方就被錄用了,不過對方提出正式上崗前要進行培訓。“他們說給我安排的工作專業(yè)要求比較高,要先參加培訓課程并通過考核后才可以上崗。”
迷迷糊糊的小方就與對方簽訂了一份《實訓及就業(yè)服務協議書》,約定實訓周期4個月,實訓費25000元。
這么一大筆錢,小方肯定拿不出來,對方貼心地給她想了個“辦法”。“他們向我推薦了一個網絡借貸平臺,說可以在上面借錢,每個月只要還一點利息就行了。”
就這樣,小方在對方的“指導”下,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借款27000余元,分24個月還清,借款年利率10%。“我都沒看到錢,借款下來后就直接打到他們公司的賬戶里了。”
錢都交了,那就好好上課吧,結果去了兩次,小方就覺得不對勁了。“課上教的都是很常見的計算機知識,都沒我們學校老師教得好,對我來說根本就沒什么用。”更讓小方焦慮的是,網貸首期還款期限將至,她實在是無力償還。“每個月要還1500元左右,我還沒工作,哪有錢來還。”
于是,小方聯系上對方公司,表示不想參加培訓了,想把錢要回來。此時,對方拿出當時簽訂的協議,稱錢可以退給小方,但根據協議她要承擔實訓費30%的違約金。“他們說由于我提前終止協議,要付7000多元違約金,當時我簽協議的時候,也沒仔細看過,根本都不知道還有這條。”
不知如何是好的小方,最終找到了學校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尋求幫助。
聽完小方的訴說后,值班律師姜吾梅詳細向她解釋了涉及到的相關法律問題,安慰她不用擔心。“他們這個就是借實習之名,行收取費用之實,再結合變相強迫大學生網絡借貸還款,符合合同法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屬于無效合同。即使你簽了字,也沒有什么約束力。”
另外,根據教育部等五部委制定的《職業(yè)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實習單位不得向學生收取實習押金、頂崗實習報酬提成、管理費或者其他形式的實習費用。“因此從協議的內容約定上來說,也是無效的,你不用擔心。”
在姜吾梅律師的建議下,小方選擇了報警,民警介入調查后,該公司主動退還了已收取的網絡貸款27000元,解除了小方的網絡借貸平臺借款,雙方協議也隨之終止。
小方的困擾圓滿解決了,姜吾梅律師還是要提醒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如果有單位收取任何形式的實習押金或實習費用,要堅決地拒絕。碰到類似侵權案件,不要驚慌妥協,而是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來維權,及時向老師、家長反映,尋求幫助。同時,不要輕易碰觸網貸、校園貸等網絡借貸平臺,保管好自己的個人資料,不要輕易將身份證、照片、視頻資料等個人隱私透露給中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