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同齡人為找工作而奔走于各大招聘會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四學生李金龍的兩部手機要24小時開機,以便隨時管理4家業(yè)務線覆蓋多個省市的公司。這是這名23歲的創(chuàng)業(yè)者的日常。
李金龍的人生字典上曾經寫滿了生活的艱辛。
李金龍出生在甘肅隴西的一個偏遠山村。六歲那年的臘月二十九,一家人圍坐在炕頭,淘氣的小金龍趁媽媽不注意,偷偷拿著剪刀玩,一不小心戳進了眼睛……
歷經兩次手術,家里負債累累,李金龍的右眼依然看不清書上的字,在太陽下總是閉著。他常常要經受人們異樣的眼光,甚至被同學們戲稱為“獨眼龍”。
但他的人生字典上卻寫滿了堅強。
李金龍的父親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獸藥鋪,以此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李金龍從小就跟著父親學會了給牲畜看病打針,父親不在家時,誰家的小豬生了病,李金龍背上藥箱就能“出診”。他到鎮(zhèn)上讀中學時,幫著父親聯系廠家訂藥、送貨,十幾歲時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而且,李金龍從小學到大學都成績優(yōu)異,還常常被選為班長。
2016年,李金龍考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為了節(jié)省路費,他堅決不讓父親送,獨自乘坐20個小時的火車來到武漢。望著凌晨兩點的江城,李金龍暗暗下定決心:“大學期間要賺錢養(yǎng)活自己,經濟獨立,減輕父親肩上的擔子。”
學校老師了解到李金龍的家庭境況后,為他提供了勤工助學崗位,還幫他申請到每個月300元的生活補助。但為了省錢,李金龍每天都吃食堂三塊五毛錢一份的一葷一素。久而久之,食堂的阿姨都認識這個窮苦孩子了,每次還會給他多打個菜。
想盡快實現經濟獨立的李金龍,沒有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大一時,李金龍做過駕校代理,賣過新生用品、電話卡,他還代理推廣App、做過家教。開學第三個月,他告訴父親不用再給他生活費了。
大一時,創(chuàng)業(yè)學院副院長鄧漢慧指導李金龍所在的班級開展一次調研。每天早上六點,作為班長的他,要拖著幾個行李箱的調研物資,帶同學坐地鐵轉公交去社區(qū)做問卷調查。
武漢的冬天陰冷難耐,再加上臨近期末,有些同學不愿意去。李金龍每天晚上整理完調查報告,還要說服大家克服早起和期末復習的困難。他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夜里一兩點鐘,5天下來瘦了6斤。
李金龍出色的能力和堅韌的品質贏得了老師們的高度評價。鄧漢慧將他推薦給當時正在創(chuàng)業(yè)的師兄李帥和陳肯,負責運營麥科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做第三方社會調查服務。在這之前,李金龍曾經注冊過一家公司,在校園里做手機維修。但由于校園團隊的人員流動性強,20人的團隊沒過多久就只剩下兩個人。
在陳肯的指導下,李金龍從寫項目書開始,組織了一幫創(chuàng)業(yè)伙伴。
李金龍逐漸帶出自己的小團隊,他們推出了一款智能云積分回收終端——“華清潔利綠色智慧校園”。學生通過垃圾分類獲得積分,使用積分或現金可以鏈接起洗衣機、自助售貨機、公交卡充值等商業(yè)消費場景。新穎而接地氣的綠色環(huán)保理念和商業(yè)模式迅速被各方接受。
李金龍帶著項目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賽,不斷將其修改完善。2018年9月,在“建行杯”第三屆全國財經院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中,這個團隊從70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特等獎和最佳人氣獎。
他抓住機會進行高校推廣。從幾臺洗衣機開始,項目通過招標發(fā)展到全國11個城市、30余所高校、7000多臺洗衣機。不久前,這個團隊甚至拿下了成都一家6萬人大廠的自助洗衣業(yè)務。
華清潔利的成功讓李金龍逐漸從“心里虛”到開始有“野心”,他大膽涉足在線教育、創(chuàng)業(yè)孵化等業(yè)務。
李金龍團隊關注到國內保研咨詢領域的空白,便提出做在線保研咨詢項目的想法。他們隨即建立起App、公眾號、小程序等,為想保研的學子提供目標院校一對一咨詢輔導。目前這一項目覆蓋了幾百所高校,累計為超萬名學子匹配目標院校,一年就能有上千萬元的營業(yè)額。
除了創(chuàng)業(yè)之外,這個年輕人也沒有耽誤學業(yè)。在剛剛過去的大三學年,他的專業(yè)成績排名第二、綜合成績排名第一,他因此而獲得國家獎學金和校級三好學生標兵。
他說自己很享受這樣的成就感,“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和改變身邊的人”。
公共管理學院的大三學生宮銘珠創(chuàng)立了本校“吃喝玩樂聯盟”,分享校園周圍的吃喝玩樂攻略,不到一年就吸引了8000多個粉絲。初期,李金龍讓她加入自己的項目,從學習寫策劃打比賽開始,鼓勵她大膽試錯。宮銘珠說:“師兄的經驗很豐富,每次交流之后他一下就能指出問題,讓我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李金龍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英雄百強”“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2018年湖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等榮譽稱號。他感恩于創(chuàng)業(yè)道路上師兄的引導和幫助,便想把這種“傳幫帶”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繼續(xù)下去,讓有興趣的人參與進來。包括團隊成員在內,如今已有超過60名大學生在李金龍的指導下成為大學生創(chuàng)客。
李金龍上大學以來只問父母要過2000元生活費,如今他已給家人在鎮(zhèn)上買了車和房。每次站在聚光燈下,李金龍都會向年輕的學弟學妹分享那句自己篤信并踐行的人生格言:“你只需要低頭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
大學生右眼失明18年,帶動同學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