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政法大學展覽館內(nèi)出現(xiàn)了一座“莫高窟”,曾在歷史中遺失的佛頭在這里重現(xiàn)。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座“莫高窟”是由甘肅政法大學藝術學院的師生根據(jù)原窟等比例復原的。為了盡可能還原歷史原貌,師生們查閱大量資料,花了近一年時間將佛像和壁畫等比例搬進了學校,讓同學們不出校園也能感受莫高窟的歷史文化。
師生參考照片復原特窟
甘肅政法大學藝術學院院長許林告訴北青報記者,選擇在校園內(nèi)復刻莫高窟003窟,既是結(jié)合學生教學內(nèi)容的特殊實踐,也是基于讓傳統(tǒng)文化在校園中傳播的考慮。該校藝術類專業(yè)開設有專門的敦煌壁畫臨摹課程,學生的基礎都比較好。003窟作為元代的洞窟,正值中國線描手法達到頂峰階段,五年前同學們就產(chǎn)生了在校園里復刻這樣一個洞窟的想法。
許林曾帶領團隊師生到洞窟實地探訪過一次,但因為3號窟是特窟,很多時候都不對外開放,這給師生們的實地勘測工作提出了挑戰(zhàn)。幸運的是,適逢敦煌研究院對外進行了一系列高清照片的展出,其中就包括003號窟的照片。這也為許林團隊的資料搜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我?guī)ьI我們整個團隊的師生去看了好多次,收獲了大量有效資料,同時結(jié)合網(wǎng)絡上的一些現(xiàn)有資源,把基礎性的準備工作做足了。”許林說。
在尋找復刻場地期間,一個“巧合”給了許林團隊更大的決心。“我們進行復原的場地,平時是用來展覽一些繪畫作品的。這個展廳有兩個過道,以前沒有什么用處,后來我偶然用尺子量了一下,發(fā)現(xiàn)用一條過道做003窟的展示非常合適,我覺得這是一種天意。”許院長對北青報記者說道。
等比例復原遺失“佛頭”
許林介紹,003窟大約占地10平方米,其中佛龕占2平方米,佛龕內(nèi)是一尊千手佛像。盡管洞窟不大,但是要做到等比例復原還是有難度的,其中最難部分莫過于復原遺失的“佛頭”。003號窟的“佛頭”遺失,復原時幾乎沒有依據(jù)。師生們查閱大量資料,選了一組較為接近的頭部造型,最終將佛像整個復原。
在制作工藝上,許林團隊采用了傳統(tǒng)的手法,先制作木龍骨,再通過普通的雕塑泥巴一點一點塑造,并在反復晾干后進行再塑,精雕細琢。
為更接近原物,他們專門從敦煌采集了一些不同顏色的土,“敦煌土質(zhì)極其細膩,色彩也較為豐富,有淡青色的土壤還有偏暖色的,這尊佛像身體部分便是用此進行塑造的,塑像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特別自然。”許林表示,佛像身上的色彩變化也是根據(jù)不同土的顏色進行粉刷,力求更貼近民間傳統(tǒng)手法。
千手佛像的背面有一個靠山浮雕,需要逐層在洞窟中完成,并通過不斷改變電爐的距離進行烤制定型,這是最考驗耐心的工作。師生們還臨摹出窟內(nèi)兩側(cè)和頂部的壁畫,并參照原本圖案勾畫出脫落的效果,“復原過程要遵循等比例、客觀等原則,并加入做舊工藝,力求最大限度還原歷史。”許林說。
不出校園也能參觀“莫高窟”
許林稱,藝術學院多位老師和十余名同學參與到復制工作中,這對師生都是一次很好的鍛煉。許林表示,盡管學校位于甘肅省,但對同學們而言實際去敦煌參觀依然有一定難度,“出于文物保護考慮,莫高窟參觀有一些限制,很多時候都一票難求,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遺憾。”許林說,如今校園里有了等比例復原的莫高窟,學生們在校園里就能感受到敦煌的氛圍。“敦煌不再遙遠,就在校園。”許林說,他們將把復原工作繼續(xù)做下去。
大學師生將“莫高窟”搬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