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都第一中學校創(chuàng)建于1941年,原系私立銘章中學,1981年被確認為首批省重點中學。1983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單位”,1997年被授予“四川省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單位”,被省教廳授予“校風示范校”榮譽稱號。先后被教育部授予“體育傳統(tǒng)項目先進集體”、“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1年被四川省教育廳正式批準為首批“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學校被成都市政府評為“普及高中教育先進集體”。2006年被省教廳確定為公派中學生留學的學校,被省教廳授予“綠化示范學校”。
歷史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是一所歷史悠久、規(guī)模較大的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學。學校創(chuàng)建于一九四一年,原系私立“銘章中學”(為紀念血戰(zhàn)臺兒莊犧牲的抗日將領王銘章將軍創(chuàng)建),解放后命名為四川省新都中學,后更為現名。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1981年被確認為首批省重點中學。1983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單位”,1997年被授予“四川省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單位”,四川省教育廳授予“校風示范校”榮譽稱號。先后被教育部授予“體育傳統(tǒng)項目先進集體”、“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1年被四川省教育廳正式批準為首批“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被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環(huán)保局授予“綠色學校”。2006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公派中學生留學的學校,從1992年至今,教育教學質量連續(xù)19年受到成都市教育局表彰。
70年的發(fā)展,新都一中不僅樹茂參天,現代建筑鱗次櫛比,新都一中更為國家、為社會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帥才、英才、人才。新都一中,以王銘章將軍“銘事功以慰英靈,中外共仰;章盛德以興庠序,學育兼施”為起點,積累了“以人為本”“自主發(fā)展、滾動發(fā)展、超常發(fā)展、協(xié)調發(fā)展”、創(chuàng)“三優(yōu)”環(huán)境,育“三優(yōu)”人才,“創(chuàng)和諧學校,辦和諧教育,促和諧發(fā)展,讓每個人在成長中享受成功的快樂,在快樂中走向成才的目標”的厚重的文化積淀和辦學模式,在實驗性、示范性、特色化、國際化上,彰顯自己國家級示范高中的風采。
她在抗日烽火中誕生
1938年3月,抗日愛國將領,陸軍122師中將師長、新都縣人王銘章將軍,以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率部在山東省滕縣與侵華日軍鏖戰(zhàn),經過四天半的激戰(zhàn),王銘章將軍終因彈盡糧絕而壯烈殉國。
王銘章將軍在奔赴抗日戰(zhàn)場的前夕,曾有:“誓以必死報國,將積年薪俸所得酌留贍家及子女教育之用,余以建立公用事業(yè)”、“我很有決心在新都辦一所學校,為家長謀利”的夙愿,為緬懷先烈,秉承王將軍的遺志,王將軍夫人遂將其所收租谷和1.2萬元撫恤金作辦學經費,撥出王銘章將軍墓園對面的田業(yè)40余畝(后又增加20畝)作校址,于1941年9月創(chuàng)建私立銘章中學。
私立銘章中學的校舍,以青磚大瓦房、冬暖夏涼茅草厚重草屋為主體,土坪籃球場平整坦蕩,以凝重的風貌問世。建校初,學校分男、女兩院,初高中各一個班,學制皆為三年,以后每年秋均召收四個班,鼎盛時期總數達15個班級。建國后,學校向成都軍管會教育處、新都縣人民政府登記,自1950年11月9日起,學校由新都縣人民政府教育科主持接交委員會予以接管。
她在五星紅旗下成長
1950年12月,新都縣人民政府將縣立初級職業(yè)中學初中部與私立銘章中學合并,定名為四川省新都中學校,設校址于原銘章中學校址,同時,縣立高級農業(yè)職業(yè)學校初級農科第十二班的14人也合并到新都中學校。學制初中、高中各三年,男女兼收。1951年上期,學校有16個班。學校選用校長和教師時,尤其注重“有相當文化水準而誠心愿為新民主主義文化教育服務而能稱職者”。建國后成立的新都中學,政府從溫江專區(qū)專員公署調配和從大學畢業(yè)生中分配,組成了學校的教育隊伍,全校教職工共52人,其中教師35人,大學本科畢業(yè)35人,大學?飘厴I(yè)5人,大專肄業(yè)2人。新都一中從1950年至1966年間,其中有1683名學生高中畢業(yè),升入大專院校1180人,占畢業(yè)生總數的70%左右,有的班級甚至達90%以上。
五十年代,一幢一樓一底的磚木樓房形成學校的主體建筑,沿學校的橫軸線,分布著幾排瓦屋,窗明幾凈,一片亮堂。
在十年浩劫中,新都中學校受到沖擊,其狀不堪回首。
1972年恢復高中招生,學制兩年,1973年實行黨總支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的三中全會確立的改革開放政策,為新都一中的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師資
學校具有先進的辦學思想,深厚的文化底蘊,擁有省內一流的師資隊伍。學,F有教職工373人,其中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教育專家及市、區(qū)學科帶頭人19人,高級教師137人,外籍教師4人。獲區(qū)、市級及以上表彰獎勵教師180人。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數量充足、學科配套的教師隊伍。管理型、學科型、競賽型、綜合型、雙語型、實驗型、科研型以及交叉型的各種特色教師為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每一位學生成才,提供了最好的師資隊伍和力量。
設施
學校占地10萬多平方米,有81個教學班,5000名學生。園林式的校園環(huán)境,千兆寬帶校園網,標準的400米×8跑道塑膠運動場等各種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為辦學提供強力的支持。是成都市園林式單位、四川省綠色學校,校園綠樹掩映,林木蔥濃,四季鳥語花香,是學習和生活的理想場所。學校建有標準的綜合樓、教學樓、體育館、游泳池、塑化體育場、電子閱覽室、設備一流的實驗室和計算機室,有舒適的學生公寓和現代化食堂,有先進的校園網絡、學術報告廳,有10余萬冊藏書的圖書館。
理念
學校信守“盛德興校,學育兼施“的教育理念,即辦學必須重德。校長之德、教師之德、學生之德是辦學的核心,德盛則校興、德盛則盛校。辦學旨在育人。學育兼施,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學生之學與教師之育應有機整合,學育并重,學須得法,育宜有方。學校辦學目標是:創(chuàng)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具有國際影響的國家級教育改革的實驗學校和素質教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
學校培養(yǎng)目標是:創(chuàng)三優(yōu)環(huán)境,育三優(yōu)人才”,即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挑戰(zhàn)性的智力優(yōu)良、個性品質優(yōu)良、創(chuàng)造力品質優(yōu)良的“三優(yōu)”人才。1993年學校開辦了“三優(yōu)”實班,即通過優(yōu)化教育資源、優(yōu)化課程結構、優(yōu)化教育技術的“三優(yōu)”實驗,使學生“三優(yōu)品質”實現整體優(yōu)化。“三優(yōu)”實驗班的教育教學操作技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也奠定了開放式、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基礎。學校首先是加強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在教師中實行“榜樣工程”,要求干部、黨員、教師作學生的表率、榜樣。“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貫徹,“身邊的希望工程”,“平等、公正地愛護每一位學生”等師德教育,推動著教師師德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學校形成良好的教風,學校教師充分利用電腦和千兆校園網的優(yōu)勢,根據學科教學所需,設計了一大批CAI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用于教學,一些教師設計的課件被中央電教館收藏,一些教師設計的網頁,被國內一些知名網站采納。校園寬帶網為學生從事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學校行政辦公實現了自動化,所有學生學籍的管理、新生入學和分班系統(tǒng)、排課、學生成績管理、圖書管理全部實現了自動化。
特色
學校一年一度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每年會有持續(xù)一周的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具體時間在元旦節(jié)前一周。旨在展示學生們的藝術特長,包括學生的繪畫、攝影等作品。尤其在元旦節(jié)前夕,學校會舉行迎新晚會,所有節(jié)目都由學校師生籌辦,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題,充滿樂趣。
“新都一中人,就是不一般!”這句話是政教處主任名言。新都一中每年都會培養(yǎng)大批的體育精英,選送市,省乃至國家隊。項目包括:足跑,50*30接力,4*100接力,400、800、1500米、拔河、跳高等傳統(tǒng)項目,同時也有健美操,武術等充滿青春活力等項目。每年的運動月還會舉行籃球,排球,足球比賽,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生活。
學校面向全體學生,已經形成了開放式的多元化教學模式:三優(yōu)教育、成才教改、雙語試驗、雙向教育、理科實驗、英語教學等教育教學模式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遍及全省各地的莘莘學子在這里健康成長,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各名牌大學、重點大學錄取。
面向世界的新都一中,與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十幾所學校建立了校際間的交流關系,已有300余名學生從這里赴國外留學。
新都一中正以她優(yōu)質的教育哺育著大批優(yōu)秀學子。
成果
學校辦學成果顯著。學校創(chuàng)辦至今,為祖國各條戰(zhàn)線培養(yǎng)出一批批優(yōu)秀人才。其中有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而光榮犧牲的銘章中學四位革命烈士:陳科忠、李世銓、王章立、孫德衛(wèi);30多次參與我國衛(wèi)星發(fā)射的廖傳俊教授;在國際賽場為國爭光的陳龍燦、李雪梅、劉曉梅、高寒;在國際學科奧賽為祖國捧回獎牌的賴熱等。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為北大、清華、浙江大學、中國科大、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全國一流高校輸送一批批人才。今天,已有一批一中學子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2005年,學校高考綜合評估理科位居全市第一,總體評估位居第三。學校連年被評為成都市高中教育先進集體。學校不僅升學質量高,而且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