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有研則深,研而有悟則進!睘轫憫獓艺n程改革要求,切實踐行溫江區(qū)大單元學歷案研究,2023年11月30日下午,在溫江區(qū)歷史教研員肖婷婷老師的組織下,溫江全區(qū)歷史老師齊聚成都新世紀光華學校,開展了“基于大單元學歷案的唯物史觀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落地”研究主題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由課例展示和學歷案編寫經(jīng)驗分享兩部分組成,課例執(zhí)教者為文綜組教研組長王微老師,執(zhí)教內(nèi)容為八年級中國歷史《五四運動》一課
王微老師以溫江名人王光祈為救國奮斗的一生為線索,講述了五四運動的背景、經(jīng)過、影響,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為學生種下了愛國的種子,把鄉(xiāng)土文化與課堂知識有機地融合到了一起。學生在視頻資料和文字史料的分析中,深刻地感受到作為青年學生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課后,王老師從備課組的課題研究、本堂課的設計思路和如何在課上落實素養(yǎng)的滲透做了一一說明,通過王老師的介紹,各組老師也更加有針對性對本堂課進行集體討論點評,在高度肯定了設計的新穎和史料的豐富之外,也從學生活動領域提出了可行的建議。
第一階段結束后,教研員肖婷婷老師說明了本次教研活動開展的目的——為響應國家課程改革要求,踐行溫江區(qū)大單元學歷案研究,基于溫江區(qū)歷史教師教學問題調(diào)研,以課例研究和經(jīng)驗分享的形式在做中解決困惑,在解決困惑后前行。
活動的第二階段,來自西財附中歷史備課組帶來了《基于新課標的大單元學歷案編寫心路分享》,他們以七年級下冊《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為例,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大單元學歷案的編寫,讓所有老師受益匪淺。
最后,肖老師總結到:希望老師們勇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在困惑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用好、用實大單元學歷案,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真正實現(xiàn)溫江區(qū)初中歷史學科課堂變革做出自己的努力。
此次區(qū)級教研結束后,全組老師對王老師的課再次進行細心打磨,在學生活動、設計評價量表上認真鉆研。
12月7日,王老師又帶著她的這節(jié)課參加了學校第七屆課程改革成果評比暨第十屆“學為中心”三學課堂教學大賽,讓鄉(xiāng)土文化與歷史課堂有了一次更深入的融合,使初二(5)班的同學和在場的評委老師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五四時期以王光祈為代表的一代青年挺身而出,為民族解放和國家進步而不懈奮斗的愛國精神,也讓新一代青年許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承諾!
課后王老師從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大單元目標和磨課過程兩方面進行了課后反思,詳細地解讀了教學設計過程中對每一個目標的落實方法,以及家國情懷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歷史備課組長余紅老師做了“鄉(xiāng)土文化在初中課堂中的滲透研究——基于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的大單元學歷案設計與實施的課例研討”的課前陳述,余老師首先陳述了此次研究主題是從新課標、新課改、現(xiàn)實需求和大單元教學等角度出發(fā)確定,接著又對大單元的設計進行了詳細地說明,最后在分課時教學設計講解了本課的教學立意、教學過程、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
備課組的劉杰老師、董建豐老師分別從觀察量表的實施效果和課堂得失進行了課后評課。
最后,教學部王詠梅主任對本次課堂進行總結,文綜組一直是一個腳踏實地、潛心鉆研的團隊,這堂課顯示出了極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教師花了大量的功夫去收集整理史料,圍繞王光祈人物的愛國精神設計的活動科學有效,但由于時間限制,很遺憾沒有看到課堂碰撞點出現(xiàn)。
每一個苦思的問題,都是成長的契機。每一次思維的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發(fā),每一場教研的分享,都是集體教育智慧的傳遞。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覺左右為師。老師們正力爭從“教書匠”轉變?yōu)閷W習者、思考者、研究者,成為真正“敏而好學”的讀書人、教育者。(李林)
成都新世紀光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