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的心里會將心理咨詢理解為是一個如同去醫(yī)院看病治療的過程。這樣的理解無形中會將咨詢師常用的沙盤沙具、繪畫紙筆、音響音樂,等同于醫(yī)生掛的聽診器、護士手里的針管;將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詢師選用的各種療法,類比為中西醫(yī)開出的各種針藥劑。認為來咨詢的人是存在某些問題,咨詢師只要掌握這些工具用法并對來訪者進行有針對性的使用,就可以順利完成整個過程。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心理咨詢本質(zhì)上來說是咨詢師與來訪者兩個人心與心的互動過程。如果說心理咨詢中有工具,那么最重要的工具無疑應是心理咨詢師本人的內(nèi)心狀態(tài)。一個自身心態(tài)都不夠健康的咨詢師能夠治愈他人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你相信嗎?當然,你不會相信。 可是,你知道嗎?這最為關鍵的一點,偏偏被很多人忽略了。被很多學心理咨詢、做心理咨詢的人忽略了。同樣,在各種親子教育理論蜂擁而至的今天,這一點也被很多家長忽略掉了。 之前有一對夫妻帶著初一的女兒來咨詢,一進門孩子的父親就先給我看了一段手機視頻,記錄的是當天早上這個媽媽因為難以從床上將女兒叫起,一怒之下將女兒從床上拖到了地上并一直拖向門口,女兒大哭大鬧,媽媽和姥姥大喊大叫,一片混亂。 看完視頻,父親講述了家里經(jīng)常會爆發(fā)這樣的母女大戰(zhàn),主要沖突聚焦在學習和作息上。媽媽則講訴了她的焦慮:女兒每晚寫作業(yè),在開始的一兩個小時都只寫得到幾個字,大多時間都在玩手機,后來手機讓媽媽給收了,就看動漫書或者是弄弄文具、梳梳頭發(fā)、修修指甲,反正就是不能靜下心來做作業(yè)。非要弄得很晚(常常是到凌晨)才能夠做完作業(yè),有時還做不完,只得第二天一早起來趕作業(yè)。這樣到了學校自然就會打瞌睡,當然也就聽不進去老師講的了。媽媽能夠意識到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卻無法遏制住女兒的這個循環(huán)過程。 女兒對母親講訴的情況并不否認,并告訴我她自己常為此自責,責怪自己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忍不住要動動這玩玩那。但隨即孩子又給出了一個解釋:如果一天到晚都做作業(yè),那都做成傻子了。可奇怪的是即便母親說太晚了不做作業(yè)了,這孩子卻仍然要堅持把作業(yè)做完,哪怕是熬更守夜也要做完作業(yè)。全家人對此感到無法理解,孩子自己也覺得難以解釋這個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只是在那里撅著嘴低聲說:如果做不完老師要罵的。 乍一看來,好像這個女兒的確有些問題,而且還不輕。這個母親非常不理解女兒為什么不能先趕快做作業(yè)然后再玩,為了糾正女兒這個毛病,母親對女兒作出鄭重承諾:只要做完作業(yè),電腦、手機我就還給你,你隨便玩,我都不管??上У氖牵@個承諾并未讓女兒的行為有所改變。 百般無奈之下,母親曾帶孩子到某醫(yī)院和某心理衛(wèi)生中心看過心理門診,心理醫(yī)生告知母親這孩子得了“拖延癥”,即強迫性拖延(僅僅是拖延,那只是一種不良習慣,必須伴有高焦慮或強烈自責,才可稱之為拖延癥),但隨后對孩子進行的系統(tǒng)脫敏、陽性強化以及積極關注等的心理矯治措施卻并未收到任何效果,這讓那位媽媽頗感失望。 在隨后的咨詢中,我慢慢了解到這個母親也有些奇怪:她每天晚上必須在9:00之前進孩子的房間查看一下她作業(yè)完成的進度,如果到時間不進去就心慌得厲害,非常難受。但進去之后,看見孩子作業(yè)才寫了幾個字,心里就會冒火。 我問她:那時你還心慌嗎? 她的回答是:心倒是不慌了,變成煩躁了。 我讓她堅持當晚一直不要進入女兒的房間,如果第一天晚上沒做到,就第二天再做。再次咨詢的時候,她告訴我上周里她沒有做到這個要求。 我問她:一晚上不進女兒的房間,會出什么天大的事嗎?一晚上不管女兒的作業(yè),就會有很大的麻煩嗎?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那倒不會。可我就還是忍不住。 這個家里不僅母親和女兒都有一種難以克制的沖動行為表現(xiàn),父親也有。母親單獨向我描述了這位父親:他對女兒總是喜歡動手,喜歡的時候摸摸她的頭發(fā)啊什么的,生氣的時候還會動手打。女兒13歲了,有時候父親摸她頭的時候她就會覺得別扭,母親也曾提醒過父親女兒大了,不要有太多的肢體接觸。這位父親的回答是:她是我生的,還碰不得了嗎?由于父親不太愿意一起來接受咨詢,我只得在唯一的一次機會中告訴這位父親:孩子大了,又是女孩,不能打了。怕他誤解,我又加了一句:即便有什么問題非要打,也讓母親來,你不要動手。父親當時答應了,不到半個月卻又打了女兒一耳光,原因是女兒生氣用腳蹬了車門。后來父親也承認不該打,但也同樣說了句:當時氣頭上,就是沒能忍住。 后來,我建議這個母親找個朋友,讓孩子去朋友家做作業(yè)而她不要去,看看情況怎么樣。那位母親聽后半信半疑地看了我一眼,卻沒說什么。結果,孩子在父親的朋友家做作業(yè)還沒到9:00就完成了。接下來一周的咨詢里,這位母親在講訴的同時質(zhì)疑這是否是個巧合,于是我請她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再試驗了一次,結果一樣。這位母親迷惑了:怎么在家就不行,出門就好了呢? 我盡可能在這位母親能夠接受的范圍內(nèi)做了一個解釋:你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沒問題,但你的心態(tài)卻有些焦慮,需要找一個出口宣泄,如果沒有找到出口就會產(chǎn)生心慌的感受。你檢查孩子作業(yè)的過程其真實作用是在釋放你的焦慮,所以你盡管知道進門之后會很煩躁,但那種克制不住的心慌卻消失了,不是嗎? 那位母親不好意思的笑了。 當我告訴她其實孩子無意中做了她的心理醫(yī)生,用自己的拖延幫助她緩解了焦慮時,那位母親流下了眼淚。 送走了這位母親,我不禁有些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位家長都是那樣的愛孩子,費盡心機要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只是很少由家長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心態(tài)就是孩子的精神糧食! 在各種培訓班、研討會和工作坊中,我常會遇到有家長問這樣的問題:孩子有問題,我該怎么辦?當我告訴他們你需要調(diào)整自身心態(tài)時,大多數(shù)人的反應是:你能不能直接告訴我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啊?!我不是要解決我的問題,我是要解決孩子的問題!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孩子要健康成長,最關鍵的是家長的心態(tài),而不是那些教育理論和方法。當今很多親子教育書籍和培訓班的大師們不會告訴你這個事實:同樣的一句話從不同心態(tài)的父母口中說出,其效用是大相徑庭的。當然,這也不能埋怨他們,你急他們也急。你急著讓孩子的問題立刻消失,他們急著投你所好以便能夠賺個盆滿缽滿。 望著那些為解決孩子的問題而穿梭于圖書館、學校、醫(yī)院、各類速成型親子培訓班的家長身影,我只能是一聲嘆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