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聞網

新聞熱線:4000-2300-35 QQ:3283783520

職場遭侵權,就得說出來

來源:人民網  作者:網站編輯  熱度:℃   發(fā)布時間:2015-08-26

    據(jù)美國當?shù)孛襟w報道,幾乎99%的在美華裔員工都不清楚自己的權益,當遇到老板的無理要求時,因為怕“丟工”,他們常選擇忍氣吞聲,實則害了自己,便宜了壓榨華人的黑心老板。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
       “你不爽,就別干了!”當老板向公司員工這樣放話時,其實已經違反了美國勞動基本法,因為法律規(guī)定雇主不可以在任何情形下提到“不滿意你就走”之類的威脅字眼。但因為在美華工多次的忍讓沉默,外國老板更是有恃無恐,頻頻對他們使出狠招。

   “之前跟我們餐館老板說好是包吃住的,過了一個多月工資發(fā)下來發(fā)現(xiàn)比合約里說的少了幾百塊錢,經理說是住宿的費用。我剛來這邊才兩年,英語也不好,所以也沒有細追究?!眱S胞劉某(化名)在舊金山一家日式餐館打工,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她表示,工資被扣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她的中國朋友也碰到過,心里雖然不滿,但劉某(化名)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常不了了之。

  而這種情況不僅出現(xiàn)在舊金山?!爸拔以诼迳即?,就聽說有餐廳一次解雇了十幾名華人。外國老板的規(guī)定不可理喻,在廚房洗碗居然不能說話!”劉某(化名)輾轉美國多地,她表示已經對這種無理要求見慣不怪了。

  據(jù)報道,美國全國勞資關系委員會中西部負責人曾表示在過去的4年間委員會在芝加哥地區(qū)處理過至少4000件保護員工發(fā)聲權利的申訴案件,但沒有一件是亞裔(包括華裔在內)申訴案。

為啥要沉默

  “很多華人都在美國服務業(yè)工作,做的事很繁雜,還得處處留心別人的態(tài)度,他們中有些甚至英語都不會講?!?
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李斧曾擔任美國俄勒岡州政府亞太事務委員會副主席,他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語言不通、餐飲業(yè)工作流動性較大,是在美華工遭受侵權后選擇沉默的原因之一。

  他認為,很多在餐館打工的華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有哪些,也不知道自己受到哪些法律保護?!白蠲黠@的例子就是很多華人沒有自己的常年律師,而是遇到麻煩以后才不得已臨時找律師,這就往往造成不了解權益。第一代華人移民尤其如此。”李斧說起在美華工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時,不無遺憾地說。

  “職場沉默,事不關己,是華人在國外的通病?!惫韫瓤苿?chuàng)公司總裁張汝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劉某(化名)也表示,當?shù)卦诜諛I(yè)務工的華人常是自己的工作都顧不上來,很少有閑心去關心自己的同胞是否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據(jù)統(tǒng)計,在美非裔和拉裔的民間維權組織有上百個,華裔維權組織相比之下少一些,再加上底層服務業(yè)從業(yè)華工力量弱小,沒有形成強大的社會聲音。發(fā)聲渠道和發(fā)聲影響力的缺失,也是在美華工寧肯“有苦肚里咽”的重要原因。

打破沉默,敢于發(fā)聲

  “美國個體商戶的特點之一就是經常解雇員工,解雇時勞資之間矛盾最多、沖突最大。為了將這種矛盾弱化,資方難免找‘最沉默’的員工,華人便首當其沖了?!崩罡硎?,沉默將帶來更大的打壓,侵權行為只會變本加厲,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據(jù)悉,美國各地政府的亞太(裔)事務委員會和勞資關系委員會就是解決此類侵權事件的主要機構。李斧表示,長久以來,非裔和拉裔到委員會申訴的較多,菲律賓和巴基斯坦的也有,但是鮮有聽到華人的聲音。作為美國外來族裔的部分,素來以吃苦耐勞著稱的華裔不應再沉默。

  據(jù)報道,芝加哥華人咨詢服務處的工作人員曾表示,之前華裔幾乎沒有集體發(fā)聲的習慣,也很少參加市政廳的活動,但是近幾年來情況正在好轉。

  今年2月,華人新警員梁彼得誤傷一名非裔致死恐遭遇重判的消息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南加州華裔平等權益協(xié)會發(fā)起了123980人的請愿簽名,旨在要求當?shù)貦z察院撤銷指控。事件還未結束,但這是在美華工逐步爭取話語權的第一步。
   敢于發(fā)聲,加強團結是在美華工應對侵權事件邁出的第一步。

  “華人遇到麻煩,要敢于申訴,求助民權組織和民權律師,多學習其他族裔的處理方式。”李斧在采訪最后時呼吁,維權當然首先要靠自己,多了解當?shù)胤ㄒ?guī)和美國的勞動基本法將有助于華人同胞們在海外的工作和生活。


責任編輯:李雪娃

四川教育新聞網榮譽出品

行業(yè)合作:孫女士:028-85056429

手機:18780127311  郵箱:3283783520@qq.com
聯(lián)系電話:4000-2300-35  地址:成都市一環(huán)路南四段22號

Copyright © 2010 - 2015 四川教育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備150192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