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對于小升初家長來說,過得有點不安穩(wěn)。兩所學校先后發(fā)布《嚴正聲明》,指出機構的各類“暗考”與學校無關。尤其是育才實驗學校,在聲明中還指出了目前機構存在的五大“騙局”現(xiàn)象。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五大“騙局”:第一是假冒學?!霸蠋煛保美蠋熒矸菪M惑家長加入微信群牟取私利;第二是宣稱在機構考試中前三十名可以保送;第三是謊稱有關系去育才實驗學校,要求家長先交10萬元,保證入讀;第四是忽悠家長,說只有通過他們的推薦,才能獲得報讀育才實驗學校的資格;第五是謠傳育才實驗學校已經(jīng)圈定了部分2016年新初一學生。 在小升初、中考、高考三大考試的培訓市場中,為什么獨有小升初有那么多的“不實傳聞”與“騙局”存在?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思考。以筆者之見,小升初正在經(jīng)歷一個格局轉變的“陣痛期”。2014年以前,民校都是采用考試形式選拔生源,在十多年間,雖然經(jīng)歷了大小聯(lián)盟的分分合合階段,但考試招生的本質沒有變,這段時間形成了小升初的“舊格局”。2015年,小升初民校招生由筆試改成面談,“舊格局”被打破了,“新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在招生格局轉變的一兩年內,小升初迎來一段“陣痛期”在所難免,這段時期,除了教育主管部門的治理之外,民辦學校應該在新形勢下盡快探索面談招生的新機制,減少社會機構的灰色空間。 小升初“騙局”不斷,還與2015年的招生現(xiàn)狀有關。2015年是小升初民校進行面談招生的首年,在這一年里,部分民辦學校與機構合作招生,進行“暗考”,提前物色優(yōu)質生源,以至到了真正面談的時間,不少學校早已內定了名單,面談淪為“走過場”。2015年的“前車之鑒”,讓2016年的小升初家長對各種“暗考”仍將信將疑,也為當前各種“傳言”和“騙局”提供了生存土壤。教育主管部門在治理小升初升學環(huán)境時,一方面應該加大招生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民校招生更加透明、規(guī)范,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各種“暗考”的查處力度。 而作為學校教育有益補充的社會培訓機構,也應該回歸培訓的真正本義。當前的各種“不實傳言”和“騙局”是部分機構在“學位交易”上越走越遠的表現(xiàn),這應該是教育主管部門重點治理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