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蜀韻耀天府,百年石筍育新苗。近日,“天府文化與金牛·一環(huán)路市井生活”故事創(chuàng)作暨巡講活動走進成都市石筍街小學校。主講人周慶老師結合學校“石筍新說”辭賦,給參加這場活動的200余名師生講述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天府文化故事。
文化與教育相伴而生,相隨而長,教育負有傳承和創(chuàng)新文化的雙重使命,學生是未來社會文化的承載和創(chuàng)新者,更是地方文化傳承弘揚、在地文化空間拓展的重要基礎;诖,本次活動力圖將博大而曠遠的天府文化與校園文化深度融合,結合金牛本土文化,開拓天府文化傳播弘揚的校園陣地,讓天府文化的種子持續(xù)在石筍街新校落地開花。本次活動,有別于任何一場巡講活動,它融合少年書法、古琴演奏、集體朗誦、演講為一體,情景交融,別開生面。
活動開始,成都市石筍街小學教育集團張友紅校長發(fā)表致辭。他熱烈歡迎主講人周慶老師,并表示,石筍街小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今年已建校85周年,詩圣杜甫的一首《石筍行》又將學校蘊藏的文化基因溯源到更為久遠的歷史深處。他希望通過這場“天府文化與金牛”主題巡講活動,能把天府文化、蜀蓉文化以及石筍文化融入到《石筍新說》中去,繼而講好天府故事、金牛故事和石筍故事。
隨后,金牛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周慶老師在石筍街學校師生們的熱情掌聲中,開始了本次的主題講座。
周慶老師開篇即以鐫刻于天府廣場上的《成都頌》,引出石筍街學校的《石筍新說》,以此構建起天府文化與石筍文化的緊密關聯(lián)。
《石筍新說》以辭賦體例成稿,其內(nèi)容是在對學校歷史文化深度剖析的前提下,根植天府文化與金牛文化精髓,立足教育與文化融合發(fā)展,經(jīng)學校和多位本土文化專家多次研討,耗時一年創(chuàng)作完成,并由著名書法家崔偉平書丹鐫刻于校名石碑之上。全文共470字,分4段精準洗練地展示了學校的石筍文化由來、蜀蓉文脈傳承、學校辦學理念以及未來愿景。
周慶老師的講座正是對《石筍新說》中蘊藏的古蜀文化、大石文化、蜀道文化、交子文化、芙蓉文化等重要典故進行了深度解讀,不僅引導孩子們深入地了解了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蘊,還讓孩子們對石筍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為響應本次“天府文化與金牛”的活動主題,石筍街小學積極組織,創(chuàng)意構思,在主題講座以外,200多位師生集體朗誦了《石筍新說》,20多位學生身著漢服筆墨流暢地現(xiàn)場書寫了《新說》片段,以此提升了活動的文化氛圍,更在師生間激起了學習和傳承文化的熱情。
活動結束后,張友紅校長表示,這場圍繞《石筍新說》主題文化活動,將學校對教育的理解、對文化的思考、對辦學的追求融合在了一起,讓學校的文化在生動的教育實踐和體驗中得以深植,讓師生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到了天府文化與金牛、天府文化與學校的內(nèi)在關系,找到了學校文化的根與魂。
學生們紛紛表示:“好喜歡這樣的講課形式,周老師以講故事的方式解讀歷史,既生動又有趣,不僅讓我們收獲了很多天府文化知識,還對自己的母校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不少同學對周老師說:“故事還沒聽夠,歡迎您再來。”他們期待這樣的活動以后還能經(jīng)常在學校舉行,自己也愿意參與到其中,向更多人分享成都的故事和學校的歷史。
受邀參加本次活動的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國培研修教師們也表示,通過這樣一場活動,不僅熟悉了成都的歷史文化,更深入地感受到石筍街小學在教育中融合傳統(tǒng)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教學特色。
繼往圣之絕學,揚蓉城之新韻。石筍街小學是一所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學校,“天府文化與金牛”主題巡講活動無疑為石筍街小學注入了深化天府文化教育的創(chuàng)新血液,為學校更好地保護和繼承天府特色文化鋪就前行的文化基石。(賴波 通訊員 遠近)
“天府文化與金牛”主題巡講活動,石筍街小學